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

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课后答案第八章 什么是中断

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课后答案第八章 什么是中断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课后答案第八章 什么是中断

中断定义

CPU在执行一个程序时,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(程序自身或外界的原因)作出的一种反应: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,保留现场后自动转去处理相应的事件,处理完该事件后,到适当的时候返回断点,继续完成被打断的程序。(如有必要,被中断的程序可以在后来某时间恢复,继续执行。)

事件:如读盘,盘有问题,无法读,产生中断,解决后,程序恢复,软件错误也会中断。

特点:1) 中断随机的

2) 中断是可恢复的

3) 中断是自动进行处理的

2、中断系统的有关概念

中断由软件(操作系统)、硬件协同完成,硬件机构称中断装置。

中断装置:指发现中断,响应中断的硬件。

中断处理程序是由软件来完成的。

以上合称中断系统

中断源:引起中断发生的事件

中断寄存器:硬件为每个中断源设置寄存器,中断发生时信息被记录在寄存器中,以便分析处理(记录中断)

中断字:中断寄存器中的内容

程序状态字:控制指令执行顺序,并保留和指示与程序相关的系统状态。

基本内容

程序基本状态(指令地址,条件码,目态/管态,等待计算)

中断码:保存程序执行时,当前发生的中断事件,以便操作系统分析处理(设置中断码)

中断屏蔽位

程序状态字寄存器(CPU按照其内容执行)

系统堆栈:在内存开辟的一块区域用来临时保存进程运行现场

答案家论坛有这本课程的详细答案,在大学答案的计算机栏目下面,你可以去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