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

你觉得《新虎口遐想》怎么样?

你觉得《新虎口遐想》怎么样?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你觉得《新虎口遐想》怎么样?

这个问题,估计现在人们早就不感兴趣了,但我还是要答。

旧《虎口遐想》当年引发的轰动,几乎是难以想象的,它甚至开辟了相声创作的新路。30年后姜昆重新演绎这段经典作品,进行新旧社会形态的对比,想法是很好的,事实上新作品也有几个不错的包袱儿,但整体的表现力比当年差得太多。

当年段子里的姜昆是个标准的后进青年,而且正在为找对象发愁,这都是非常好的相声的点,可以用来组织语言和包袱儿。而今以30年后发福的成功人士形象示人,人一旦“高级”一些就很难有当年扎实的贴近生活的语言。

其实姜昆为这个新作品倾注了不少心力,很早就请来专家和新人出主意,怎么改这个一个作品,很多人提出了好想法,加入了新内容。但问题在于,目前的春晚审查比当年要严格甚至说苛刻得多,很多台词都被替换或者砍掉了。

比如姜昆提到自己现在身体不健康不适合老虎吃,他说因为家里装修受甲醛毒害,其实稍微一琢磨就会知道,他其实是想说雾霾,但雾霾在春晚上不允许说出。另外有人也出主意说,姜昆掉下去之后很多人发微博,有看笑话的意思,其中德云社的人转发得最为积极。姜昆本来想把这一段放进作品,但审查者不允许这样表达。由于姜昆这段相声最后说到反腐,春晚也就对这个作品特别“关照”,审查者的级别非常高,高到令人咋舌:不就是一段相声吗?有必要吗?

在这样的高压之下,尤其不管从创作和表演都存在一定欠缺,作品呈现出来当然不能让人满意。试想一下,如果捧哏的是一个年轻的相声新秀而非戴志诚,观众的接受度可能会高些。

不过对于当年听过并钟爱《虎口遐想》的人来说,听这段新相声更多是听一种情怀,看到新作品对经典作品的致敬,也就够了。至于包袱儿多不多,表演好不好,那都在其次了。

说老实话,相声是一门讽刺艺术,而姜昆这么多年的相声都是以主流意思为主导的段子,笑点并不多。时至今日觉的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,《新虎口遐想》有点象旧瓶装新酒,热锅炒冷饭,没什么新意和笑点。

段子不错,是用了心的,认真听过旧虎口遐想这个老相声的听众我想都会同意我的说法。我甚至认为这是姜昆在与唐杰宗分开后最好的一个段子,在今年的语言类节目中也非常突出。旧虎口遐想我一直认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。我也曾经动笔对它进行过修改,以期使它更具有时代特征,更贴近我们今天的生活,从这一点来说,我觉得新虎口遐想改编的不错。但遗憾的是,姜昆早已不复当年的状态,戴志诚的表现也乏善可陈。所以段子虽好,却无法表现出应有的魅力。只能说,可惜了。就如一个剑客,空有一把好剑,一套好招,却限于自身条件无法修炼,人剑招不能合一。

小时候很喜欢听姜昆的相声,那个时候听相声是主要的娱乐项目,姜昆,唐杰忠,冯巩,牛群,马季,赵炎,侯耀文,石富宽,还有老一辈的大师侯宝林,刘宝瑞,马三立…………可是为什么长大了就不喜欢听了呢?也许是因为他们忘了与时俱进了

传统也好,新式也罢,好玩逗乐就行。别总用网上的段子去凑,现在信息如此发达,你觉得好笑的段子大家已经看过无数次,自然招人烦。其实,现在的相声演员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。只不过,所谓“”主流“”的创作能力更差一点,可能是体制问题。郭,苗创作能力好多了,但挣了钱后动力明显不足。

这种晚会相声针砭时弊藿香正气,在立意上很高大上。但如果站在圣人的角度去演绎艺术化的相声,和群众之间就更容易产生距离感。加上京派晚会相声和津派茶馆相声,前者的包袱太过“文气”,后者包袱垫的太深,想真正做到让雅俗共赏,难度实在太大了。而且,“俗”的人数量远比“雅”要多得多。总得来说还不错!

并没有看出哪里新了,只是换了一身行头,说着小品都可以说的话,满屏的尴尬,不知道俩人在说什么?传统相声也不是一味的传统,在尊重相声这门艺术的前提下作出一些内容上的更新,这既保留了传统相声的优点,同时又紧跟时代,让观众喜闻乐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