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的意思?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培育一棵大树,要从树根培育。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。 “种树者必培其根。种德者必养其心。欲树之长,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。”——出自明代王阳明《传习录》 此段以种树培根为喻,告知人们要培育好一颗大树,先从树根开始。要培养好一个人,先从品德心性开始。树若要根深叶茂,必先删繁去杈。人若要实现志向,必先守住心性、立志专一、不分神过杂,如同种树,要砍去杂乱的枝杈一样。 扩展资料: “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,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‘良知’。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《传习录》。” 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是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,“凡做人,在心地;心地好,是良士;心地恶
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的意思是要想培育一棵大树,要从树根培育。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。 说明道德修养要从心底开始。意谓道德修养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求才有效果。 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出自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《传习录》。 扩展资料: 《传习录》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,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。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,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,是他晚年的著述,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,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,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"四句教"。 "心即理"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,《传习录》对此作了发挥。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、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。 王
俗话说浇花浇根,交人交心。讲的就是同样的道理:要想培育一棵大树,要从树根培育。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。
种树木必须将树木的根系培养好,修养品德的人必须先培养好自己的心性。这是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中的话。对于"养心"通常的理解是:加强道德的自我修养。但实际上王阳明将的养心,意思是要守住心性,立志专一,不分神过杂,如同种树,要砍去杂乱的枝杈一样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培育一棵大树,要从树根培育。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