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官中郎将是个什么官职?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五官中郎将,古代官职名,起源于西汉,沿袭秦制,与左、右中郎将共同统率郎官,被称为三署郎。东汉时期,郎官五十岁以上者归五官中郎将管辖,其余则由左右中郎将负责。这个官职的主要职责包括守卫宫殿、担任车骑护卫,有时还参与军事行动,并协助光禄勋负责郎官的选拔。在汉末,尽管三署郎已不存在,但五官中郎将的职位并未废除,曹丕在建安十六年(211)就担任过这一职务,被视为丞相的副手,尽管后来这一职位不再设立。关于“五官”的具体含义,有学者推测可能指的是议郎、侍郎、中郎、郎中和外郎等官职,因为汉代的中郎将头衔通常会表明其职责范围。然而,"五官"一词的来源并非直接自“五大夫”,而是与“官”字结合,最初可能是中郎将的一种官号。"五官中郎将"这一名称的固定化,可以从其简称“五官将”得到印证。至于是否确实代表五种官职,目前尚无定论,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并非由“五大夫”演变而来。总的来说,五官中郎将是一个重要的宫廷护卫官职,其历史地位和职责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,尤其是在汉末至三国时期。对于其具体含义和演变,学术界仍在进一步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