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组成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组成包括表面抗原、核心抗原、e抗原,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,感染后会发生各类急慢性乙型肝炎。
1、表面抗原:是由糖基化的gp27和非糖基化的gp24亚单位,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的二聚体蛋白,代表HBsAg的结构单位。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,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早期(1-2个月)血清里出现的一种特异性血清标记物,可维持数周至数年,甚至终生。
2、核心抗原:是一种在受感染的肝细胞中表达的抗原,通常只存在于乙肝病毒颗粒的核心中,血液中一般不存在乙肝核心抗原,所以在血清中检测不到。核心抗原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,能被杀伤性T细胞识别,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中有重要作用。
3、e抗原:是前核心蛋白处理而来的一种分泌性蛋白,e抗原为可溶性蛋白质,游离存在于血中,其消长与病毒体及DNA多聚酶的消长相似,所以一般认为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。e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乙肝e抗体,能与受染肝细胞表面的e抗原结合,通过补体介导破坏受染的肝细胞,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建议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,及时到医院的感染科就诊,进行血常规、乙肝五项等检查,以明确具体情况,并积极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