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年有狂客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“昔年有狂客,号尔谪仙人。”
年逾半百的杜甫望着杂草丛生的一条小路,嘴里喃喃念着,想说给偶像的话。
他与李白的初遇并不早,那年,他三十三,太白四十四。太白早已是长安大名人,平日里经常在客栈小店里听到他的事迹。
“李白这人啊,在哪都总是展露棱角,原本依着他的才华,可以好好入仕的,他偏偏要写些埋怨皇上的诗篇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皇上给了他一大把钱,打发他走了!”
客栈的说客讲得面红耳赤,听众们听得也津津有味——他也是其中之一。他当时思索着,这样一个人,怎么想都是个五大三粗的刺头儿吧,才华肯定也只是衬出来的,然而想和他这样正统的官家子弟比试,必须差得远了。
他后年就准备去科举了,到时候肯定拨得头衔,鹤立鸡群。
然而就在这之后没几天……他就与这传说中“五大三粗尽会招惹皇上找存在感”的李太白,见面了。
当时他正在客栈里吃着饭,留心听听今天会讲谁的故事,一个背上附剑,眼睛清澈明亮的男子坐在了他旁边,手里抓着的葫芦酒“砰”放在桌子上,着实把出神的杜子美吓了一跳。
“公子,周围没位置了,只能坐着啦。”他对子美笑,露出白白的牙齿。
“坐吧。”他淡淡回了句。
然后掌柜上菜了,他们就各吃各的,也没人说话,气氛就这么冷了下来。
太白是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人,他边吃着饭,边向对面的这位兄弟说道:“我惹怒了皇上,吃完这饭就要上路走了,敢问公子,若是你一直做个小官的不到重用,你会有怨吗?”
杜甫吃饭的手停了下来,回复:“不会,因为不可能。”
“不可能什么?”
“不可能得不到重用。”
然后杜甫听到李白嗤笑了一声,那表情就像是在说:小样,我都不能你怎么能行?但他不知道杜甫只是表面冷漠,内心实际上也是野心勃勃,傲气凌人的人。于是——
“我们来比试比试?”
于是,他们就开始斗起诗来了。
斗着斗着……
“诶,你不错啊。”
“你也是……”
他们因热爱一拍即合,成了好友。
“说了这么久,都不知道阁下姓名。”杜甫面露欣赏之色,问道。
“姓李,字太白。”他笑着拱一拱手,而杜甫则被惊了几秒,愣在原地。
“阁下……便是那个被皇上赐金放还的太白?”
“你可以换个前缀,我是最帅最有才的李白。”李白挠挠头,玩笑地说道。
子美愣了几秒后,神色里的欣赏之色更加丰富了,这个李太白所作的诗都可圈可点,还曾是皇上身边的红人。此人……妙哉妙哉。
他们一起又喝了酒,一起骑上马玩耍,无羁无绊的。这时李白还不知道,在这位比他小十岁的兄弟心里,他已经是除家人之外最值得敬佩的人了。在之后的多年来,他一直在为李白送信。天凉了,送上《天末怀李白》;秋天一首《赠李白》,春天一首《春日忆李白》;就连在睡梦中,他梦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李白哥哥,他也爬起来写上《梦李白二首》……当年李白身后的头号小迷弟肯定想不到,他在后世能与李白并称,要是他知道,一定会十分开心吧。
每每,李白收到杜甫的信,他都会认真地读,即使他朋友很多,给很多人都写了不少友情诗,可是这个不是经常见面的杜子美,在他心里也占据着不一般的地位。
他为何很少给杜甫回信,他只是觉得他在内心已经答复了,旁人无需知晓,他的子美懂就好,后来被贬,条件也不允许他写信了。
李杜李杜,李白杜甫,他们将永远随着这个并称一起存活在世人口中;他们的诗篇将一起,流芳百世。
“他们天生一对,是盛唐明月,是千古绝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