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

隐孢子虫病的症状有哪些

隐孢子虫病的症状有哪些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隐孢子虫病的症状有哪些

有的隐孢子虫病患者呕吐严重而无腹泻,在胃液与呕吐物中都可检到隐孢子虫。

有的隐孢子虫病患者以咳嗽为主,腹泻较轻,或有肺部感染合并呼吸窘迫,随腹泻好转呼吸道症状消失。

病人的免疫功能决定其临床表现的轻重迥异。

隐孢子虫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与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。

(一)、免疫功能正常者隐孢子虫病潜伏期较短,一般3~8d,偶可长达数周。多见于儿童,有自限性。腹泻呈水样便或黏液样便,无脓血,或有恶臭,每日10次以下,持续数天即自愈,常有恶心、呕吐,上腹部隐痛或低热。

症状轻重与粪便中卵囊数量有关,出现症状后粪便中排出卵囊持续时间为7d,约半数病人可达14d,本型多见于儿童,亦可发生于青年等成人。血象大多正常。

婴幼儿感染的严重病例,因腹泻较重常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。偶见有反应性关节炎。

(二)、免疫功能缺陷者隐孢子虫病潜伏期难定。多发生于艾滋病、低丙球蛋白血症和接受免疫抑制剂的人群,症状多而重,持续时间长。

主要症状为霍乱样水泻,次频量多,腹泻每日达数十次,量可多达10L,伴水电解质紊乱及体重下降。病程可达数年。

除腹泻外,还可引起咽喉炎、气管炎、肺炎。艾滋病患者感染隐孢子虫后,有10%病人表现为急性胆囊炎或硬化性胆管炎。

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。

隐孢子虫病临床症状的主要表现依次为水泻、腹痛、食欲减退、疲劳、恶心、发热、肌肉关节痛。大多数患者病程短暂而能自愈。该虫可感染大多数患者的消化道与呼吸道上皮细胞,并在其中繁殖,引起消化道、胆道或呼吸道疾病。

不仅可发生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中,如在艾滋病患者的体内引起严重的难治性致死性腹泻,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,如新生儿、婴幼儿等。目前认为,隐孢子虫是导致人类及幼畜腹泻的追求肠道病原体之一。

温馨提示: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腹泻病人中,隐孢子虫病感染率分别为3%-13%与0.6%-7.3%。

国内感染率为1.4%-13.3%。

慢性腹泻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急性腹泻患者。本病的流行与各地人群的社会习俗、居住条件、生活水平及卫生状况等也都有密切关系。